[李嘉诚回归内地被拒绝]李嘉诚内地业务再收缩 百佳超市全部撤出成都

配资百科  点击:   2017-11-19


  继退出华东市场后,李嘉诚旗下的大陆零售业务——百佳超市再度收缩,关闭了成都全部门店,彻底退出西南市场。

  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大陆零售业务又传出收缩的消息。

  最新消息显示,百佳超市近期将连关位于成都的三家超市,彻底退出成都市场。至此,作为登陆内地的首家外资零售商,百佳超市已经从巅峰时期的300多家门店,减少到50余家。

  3月7日,百佳超市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确认了这一消息。百佳方面表示,百佳将成都3家店结业是一个商业决定。原因是租金等经营成本较高,在成都的现有分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所以需要资源整合。

  据了解,百佳超市自2005年进入成都,在成都市场最多的时候拥有6家门店,包括新城市广场店、茶店子店、富临店、云天店、来福士店和IFS店。但从2015年8月开始,半年时间内百佳就关闭了成都全部门店。

  但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百佳超市此次完全撤出成都,除了其门店所在传统商圈萎缩、品牌扎堆竞争惨烈等外界因素,最大的问题不是所谓‘租金过高、电商竞争’等原因,而是其品牌自身的定位问题。”

  在百佳超市关店的同时,成都其他的连锁超市并没有停止大幅扩张的势头。比如2015年,成都本土企业红旗连锁就新开了370多家门店。

  这已经不是百佳超市第一次收缩内地业务。2012年5月,百佳关闭了其在上海的最后两家门店,结束了在上海18年的经营历史。百佳超市1994年进入上海,是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零售企业,虽然退出上海之时,百佳相关人士坚称今后还会“卷土重来”,但大多业内人士当时就判断百佳在发展战略上已经放弃了上海。

  离开上海后,百佳超市相当于彻底退出华东市场。2014年9月昆明百佳超市停业,百佳退出了云南。如今,随着成都关店,百佳超市再次退出西南市场,这家中国最早的外资零售商,目前的经营区域仅保留在华南市场。

  2013年7月,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更曾发布计划出售百佳超市的消息,一度引发舆论哗然。据称,百佳超市当时的报价约40亿美元,有意收购百佳超市的买家包括华润、黑石、德州太平洋、日本永旺超市等。但3个月后,和记黄埔又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考虑后认为,此刻单独将百佳业务出售,不会为股东带来最高价值,出售一事暂告结束。

  百佳超市3月7日向澎湃新闻强调,依然看好内地市场的未来,将更着力于南中国区,以稳健的步伐发展。目前百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有五十多家分店。最新的开店动态是今年1月,在广州万科里广场又开一新分店,今后还将继续寻找合适的选址开店。

  据悉,百佳超市1984年进入深圳蛇口开设内地首家超市店面后,成为首家登陆中国内地的外资零售商,带动内地超市业的改革提升。但百佳超市在内地的经营状况却一直不尽如人意,除了其熟悉的华南市场以外,内地其他市场的连锁事业基本上都已失败告终。

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分析,百佳虽然在内地发展年数很长,但是一直在几个关键的区域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缺乏发展的长期战略,因此在管理团队建设、供应链整合上都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关店止损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李嘉诚零售战略屡遭变动 旗下百佳超市多次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近期,前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零售产业百佳超市再度传出关店传闻,广东省4家百佳超市结业、成都3家超市结业。在此之前,李嘉诚还曾一度希望以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百佳超市,在多家财团出价未达预期的背景下,百佳超市出售计划最终泡汤。

  彼时,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称,公司将继续加速落实增长策略,尤其是专注中国大陆市场,转战中国大陆市场,再推进分拆上市是屈臣氏集团的新发展战略,时至今日,百佳超市不仅并未大幅开展业务,反而在大幅度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且其母公司屈臣氏的上市计划也还遥遥无期。

  对于关店,百佳超市(中国区)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佳超市近期在成都及广东的结业是公司的一个商业决定,原因是租约到期或租金等经营成本较高。“未来,百佳超市将更着力于南中国区,以稳健的步伐发展。”

  “百佳超市此次的关店是商业战略行为,是对市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此之前百佳已经多次进出中国大陆市场,也经历过多次大的战略调整。”广东省流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分析道。


本文由本站整理发布 本文来源:http://m.uppz.cn/pzbk/5480.html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上海财政网]宽财政 宽货币与推进去产能不矛盾
下一篇:[中国统计局]统计局:CPI环比涨幅扩大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
Copyright 优品配资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