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怎么找_投资人“老蔡”: 摸爬滚打15年 故事太多变化太快

配资公司  点击:   2018-04-07

  “国内医疗领域的投资公司控股上市公司,高特佳应该是最早的一批。”6月初的一天,高特佳投资集团(下称“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

  在圈里,熟悉的人常常称他为“老蔡”。他也常常自诩身份很特殊,“我是投资圈里离产业最近的,又可能是产业界最懂投资的。”

  事实上,老蔡可以说是中国体制内最早的一批项目分析师,20年前下海深圳,一路从投行服务到风险投资;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再到回归一级市场;从跟风抢项目到专注医疗健康投资。从不断试错到明确方向,他折腾了20年。

  老蔡的投资路,有点像一部中国早期投资机构的“血泪史”:从对政策的盲目期待到美梦落空,再到两轮牛熊市的转换,以及全民PE时代的到来和终结,故事太多,变化太快。

  “幻想”破灭

  尽管一手创办的高特佳如今已经清晰地定位为一家专注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公司,但在十五年前,他的目标却与之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2000年之前,国外还在流行互联网热,海外投资者第一次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带到中国。“正好政策上又有消息说国家即将上创业板,我们就想跟踪创业板的投资,把方向定在了互联网领域。”老蔡说,按照当时那批投资者的期待,创业板直接对标的就是美国的纳斯达克,那时候无数的科技股正在纳斯达克疯涨。

  比如雅虎,在1998年的总收入才2.03亿美元,利润总额仅2500万美元,但进入1999年后,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了波音公司。而1997年才公开上市的亚马逊,到1999年10月收入为3.56亿美元,但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就飙升了2300%。甚至像网景这样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挣过一分钱的公司,在股票市值上也居然站到了巨人微软的对面。

  无数的老蔡在当时相信:一旦中国创业板落地,会有着无数如雅虎、亚马逊、网景这样的中国公司成就他们的造富神话。

  但现实中老蔡的运气并没有这么好,他们一直在等待创业板真正落地,这一等就是十年。其间,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了,中国的股市还经历了五年熊市。

  对老蔡来说,那是痛苦又挣扎的五年,如同想要找到突破口的困兽,不断尝试,又不断失败。一度听闻国家要放开保险牌照,老蔡尝试转做保险投资,但一直没等来真正介入的机会;想转做信托,可是起点就要上亿,他又没有那么多资金。

  无奈之下,老蔡跑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去读了EMBA,“一般我们这行就是投资做得不景气了,就去读个书,认识认识人也好,因为公司走到那个时候,发现原先设想的环境已经全部不存在了。”回想起那段时间的遭遇,老蔡已经很坦然。

  政策波动、市场的不稳定,成为那段时间影响中国早期风险投资者们作出正确决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正因此,当我们细数于2000年成立,至今还能屹立不倒的投资机构时,发现几乎屈指可数。

  又一扇门

  老蔡在筹备高特佳这家中国最早期的投资公司时,正值世纪交替的2000年,当时的资本市场完全沉浸在多年未遇的牛市喜悦中,甚至喊出了“2000年看2000点”的煽情口号。在亿万投资大众的情绪鼓动下,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368点,最高冲至2125点,并最终以2073点结束了一整年的火热行情,荣膺当年全球涨幅榜桂冠。

  但好景不长,就在牛市之后的2001年初,中国股市却急转直下,进入长达4年多的熊市。直到2005年6月,上证指数遭到腰斩跌破1000点,经济学家许小年的“千点论”一语成谶。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2005年许小年的‘千点论’变成了现实后,我开始尝试做一些二级市场的投资,很幸运,在进入市场不久,2006年就遇上了大牛市,并且这次牛市一直走到了6000多点。”老蔡回忆说,正是这次牛市帮他翻本,并积累了后期转做一级市场投资的资本基础。

  曾被市场欺骗的老蔡,把这次翻身的主要原因定位为“运气好”,但另一方面也不乏其他因素。比如其对于市场的判断:在大多数人犹豫、撤离市场的时候,老蔡选择进场进行“价值投资”,由于进入的时点踩得准,加上大多数的产品周期定为两年,2007年牛市破灭前老蔡就已经开始陆续撤离二级市场,到了2007年末、2008年初时加速撤离,回归一级市场。

  在这样的基本判断下,老蔡成了为数不多的成功逃脱后来那轮股灾的投资者之一,守住了市场带给他的财富。

  投资还是赌博?

  股灾之后,很快全民PE的时代到来了。2007年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为中国的PE发展打开了制度之门。此后,无论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是国有投资者、银行业、创业者;无论是外资巨鳄还是中国精英,都在设立融资、投资、退出的每一个环节,尝试摸索着这个行业的边界和规范。

  “一个人、一个公司走到了最后成型的这段路,背后都有很多渊源的东西。”老蔡说。

  正如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在读EMBA时认识了包括迈瑞生物医疗的董事长徐航在内的一众医疗业内人士,老蔡也不一定会走上医疗投资这段路。“包括当时去布局一些医药类公司,很多也都是商学院班级的同学推荐的,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判断,比如医药、消费品都是一些抗周期的行业,所以就决定介入了。”老蔡回忆说。

  “刚刚入门时也比较吃亏,因为我的资源比较集中,那时候也出过事情,好多媒体都说,我赌得太大了。天天一打开新闻就是负面报道。”老蔡所述的,正是其刚介入一级市场不久便出资1.02亿控股博雅生物的事件。

  2008年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70514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在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现6例病人用药后死亡的严重不良事件。

  但就在半年前的2007年12月中旬,高特佳刚刚出资1.02亿元,收购江西博雅8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其实当时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不能起死回生,我的生活应该还能继续,但品牌会因此遭受重创,一个亿也打了水漂。”老蔡坦言道,哪怕是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早期市场已经折腾了十多年的风险投资者,在那段时间里,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

  但五年之后,高特佳和博雅不但没有就此消失,经过团队的运作,博雅生物在2012年成功上市,高特佳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控股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甚至,该事件至今仍是被国内PE界反复讨论的经典案例。

  “如果是你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充足的支持你做下去的理由,不要随便撤退。在当时我们还是坚定地看好血液制品这个行业,而且它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那么我们专注在行业整合的出发点就不会有错。”老蔡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依旧觉得那不是一场赌博,是做对了的选择。”

  仅按照博雅生物目前的股价测算,高特佳在博雅生物这一个公司项目上的账面投资回报已经达到60多倍,这个业绩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PE机构来说遥不可及。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博雅生物是高特佳控股投资,这又使得其投资回报的总量远远超越普通Pre-IPO小比例持股的模式所带来的回报。

  整合者的计划

  市场似乎总爱和老蔡开玩笑,就在博雅生物上市后不久,2012年11月,中国IPO迎来了第八次暂停,全民PE时代终结,和老蔡同一批进入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不能IPO了,是转去做并购还是做VC?

  “当时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我想只有当你对一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才能做这个行业里各个阶段的投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整合者。”老蔡说,因为战略上的专注以及这些年的行业积累,现在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具备很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不管是产业判断力,还是对一些核心资源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有标杆性质、有行业里程碑性质的公司合作,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贴近产业投资并购,获取投资收益以及企业成长收益,是其他机构很难做到的。

  为了保证战略上的专注,老蔡有意压缩了其他领域的投资甚至完全停掉,只做医疗健康。2015年,高特佳先后与迪安诊断、博雅生物成立了两只并购基金,前者规模在5亿元左右,后者专为收购南京新百药业设立,规模约为6.5亿。2016年新年伊始,高特佳再次宣布成立30个亿规模的投资并购基金。

  深圳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靳海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我做深创投董事长的时候就跟老蔡认识了,这十多年,老蔡也经受了一段困难的时期,但能成功走到现在,我觉得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也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创投机构要沿什么路线走。”靳海涛认为,老蔡选了一条比较专业化的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专注做好一个领域,“他是从券商起家的,所以会比较重视并购,按理说创投机构是不会控股上市公司的,但他们尝试了,而且做得不错,我想也是因为专业化布局的原因。”

  在涵盖VC、PE阶段的业务之外,高特佳现在还要强调做早期天使投资,以及VC早期阶段投资;甚至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吸纳各类优秀的合伙人。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5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案例134起,同比下降10.67%;但融资规模34.72亿美元,同比暴涨1.51倍,增长态势如火如荼。2015年融资金额规模上涨尤为明显,交易规模连续4年呈现上涨态势,15年爆发式激进上涨。此外,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医药制造行业将持续快速增长。这个市场对像老蔡这些投资者来说,还有很大的折腾空间。

  作为资深足球迷,蔡达建用世界顶级俱乐部的青训体系案例解释了其全产业链投资理念的原因:“像皇马、曼联,一方面要把市场上最牛的大牌买过来,因为这些大牌有能力和号召力,这种情况就像并购和战略性投资,直接用很高的代价把资源拿下来;而青训体系则类似于VC和天使,花比较少的钱去慢慢培育,用时间来换,打一个成功概率。比如曼联的92黄金一代,就是自己培养的。所以,高特佳也要像曼联一样,不能全部到外面去买,也要自己培养一些。”

本文来源:http://m.uppz.cn/pzgs/7147.html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证协远程培训】中证协对5家违规证券公司 采取自律惩戒措施
下一篇:[打新基金]部分次新基金成结构性行情赢家 满仓热门产业链公司
Copyright 优品配资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